杨轶巍

人力资源行业的服务者、产品经理,讨论服务产品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项目管理。

职场沟通时,是不是我们不必全说实话?


季羡林老先生“假话全不讲,真话不全讲”——这句话你理解了吗?最近有个学员的问题引发了一些思考,与你分享。

一天,学员小甲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,他说在和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,因为事先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没有处理好,遭到了领导的质疑。事后他很郁闷,因为即使去掉了那些细节问题,也并不影响他的实际工作成果。当时他问,能不能改变那些细节,比如,谎报问题发生的时间,只要领导不去细查,一切就完美了?

我是这样回答的: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,机变的运用一些聪明的小手段,可以规避掉不少麻烦,甚至可以获得一些特殊的好处。只是,当我们在职场上运用这种手段时,一定要非常非常的小心,因为可能风险比收益还要大。

那么问题来了:为什么我们需要不全说实话?什么时候情况下不要全说实话?不全说实话的时候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?

有时候同事问小甲忙什么呢,小甲一五一十都说的很明白,同事再追他你什么事情,他都没法拒绝。很多时候,竹筒倒豆子的全说实话,会把自己逼到一个艰难的角落里,没了回旋余地。

由同事负责解决的问题,和领导讨论了好久都没有答案,新人小甲在旁边一直听,他正好在上家公司处理过类似问题,就忍不住和领导、同事巴拉巴拉了一番。再以后,小甲的同事关系就变得很微妙。小甲全说实话让合作伙伴不舒服,无意中说了坏话。

在工作会上,大家正集中精力讨论一个问题,小甲突然发言,表示这个问题背后有许多原因,一二三大家都没谈到。会议一下子冷场,小甲全讲实话牵扯出许多和重点不相干的事情,大家的注意力完全被转移了。

所以在有些场合下,不要全说实话:

如果没有搞清楚对方的情况和目的,在回答问题时就不必全讲实话,简要概括的回答问题,适当的给自己留下余地。

如果谈论的事情,会触碰其他人的利益,比如影响别人的考评,或者影响工作分配,这时候要考虑到对方的利益,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,不必把事情全说破。

有些问题属于细枝末节,并不事关要害,这时候全讲实话不利于突出重点,影响汇报的效果和决策的效率,就要有意识地忽略这些细节,促进有效的决策。

不全讲实话,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:

原则一:讲真话,不讲假话

前些天,我的一位伙伴担忧的跟我坦白了一个事实,他在和领导的沟通中临时编造了某客户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的故事。这个故事在会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,但事后如果这个故事被戳破的话,对我们的项目就是致命的打击。

编造一个小小的谎言,也许可以换取少挨一个批评或多得一个赞许,但你很难百分百保证领导不会知道。任何时候千万不要低估领导的警惕性和敏感度。他们的职业技能就是察言观色、旁敲侧击,既然他们问到这件事了,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用这件小事来考察你?或者有没有其他同事也知道这件事,恰巧透露给了领导?如果领导向和你达成共识的某某核实求证,他会怎么说?

职场上,职业信誉比能力重要很多倍。讲真话应该是建立职业信誉的底线,拿这个底线来冒险太不值得!

原则二:讲好话,不讲坏话

曾有个销售号称“眼里不揉沙子”,经常把客户反应的一些具体客服问题直接发到公司领导群里,导致客服的同事不得不屡屡出来“灭火”。后来客服的同事激烈的反映,他们要处理的问题很多,很多都比这位销售反映的问题严重,不知道这位销售这样反馈问题,目的何在?

不全讲实话的背后,应该是一颗与人为善,积极合作的心。良言一句三冬暖,职场上时刻注意多说好话,能让人际关系润滑和谐,促进工作顺利开展。反之,虽然是实话,但是说出口会变成坏话,恶语伤人,影响了彼此合作的基础,因小失大。

原则三:围绕目标,照顾大局

我问自己团队的一个员工,为什么每次你去找其他领导签字,都比较顺利?她回答说,如果我和您沟通,我一定实话实说,把全部信息都告诉您。可是我去找其他领导的时候,就会有选择的把和他有关的信息告诉他,和他无关的信息,及时他有问到也就是笼统的和他说一下,关键是咱能把字签回来不是。

我的小讲《会做事也要会展示,进入升职快车道》里谈到,有效做事的关键是围绕满足领导、客户等各方面关系人的需求。我们什么时候要把实话讲全,什么时候要维护人际关系,把握的尺度也是看自己的处事方法是否是从大局出发,是否立足于团队目标的顺利实现。

关于领导管理沟通的问题,欢迎大家来分答向我提问。

评论

© 杨轶巍 | Powered by LOFTER